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多因素迭加致茅洲河水环境恶化

发布时间:2016-01-06 09:10人气:1284

 茅洲河是深圳流域面积最广、径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尤其是下游与东莞交界的12公里茅洲河界河段,更是我市黑臭水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可谁人又能想象,20年前的茅洲河流域,曾是两岸飘香,河水清澈,盛产鱼虾。污染时间长、治理起步晚,先天基础差、后天规划建设不足,监管缺位、城市化无序开发加剧水环境恶化,是造成今日茅洲河下游污染严重的主因。

  现状:

  茅洲河下游已是污染“重病号”

  近日,记者沿茅洲河向下游入海口一路走下去,感受到水质逐步恶化,河水散发的臭味越来越明显。

  107国道茅洲河大桥附近,大约是茅洲河段分界点,此处再向西数百米,茅洲河将左岸的深圳宝安与右岸的东莞长安分隔开来。站在桥头可以看到,一排排现代建筑物临河而建,几十米宽的河面好像装满墨汁的砚台,随风飘来时浓时淡的气味,路过的人们纷纷加快脚步、掩鼻而过。茅洲河两岸看不到驻足停留的居民,唯有河堤两岸长满的野草和河道里往来的船只,让这条河仅存一点点生气。

  再往下走约7公里,是沙井河汇入茅洲河的交汇点。沙井河片区排涝工程沙井河口泵站、水闸就在此处,竖立在沙井河口足足有40多米高的巨大闸门塔基格外显眼。这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宝安区松岗和沙井北部片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水系统不完善、河道淤积严重等原因,多年来一直是深圳水患的重灾区,几乎是“逢雨必涝”。因此,沙井河片区排涝工程于2009年开工建设,并在去年基本完工,极大地缓解了这一片区的内涝难题。平时,水闸抬起、泵站关闭,沙井河河水通过原来的河道流入茅洲河,一旦遇到暴雨、涨潮,就可以关闭水闸,通过泵站将沙井河水直接抽到茅洲河排入海中,从而避免了沙井河自流入海缓慢、潮水倒灌导致城市内涝的问题。然而,沙井河也是茅洲河污染最为严重的支流之一,每天都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流入茅洲河。就在高高的水闸下,滚滚的污水源源不断地汇入茅洲河干流。以防洪排涝作为目标的工程设施也无能为力,只能看着黝黑的河水奔流而过。住在附近的刘先生告诉记者,从污染程度而言,沙井河的水比此处的茅洲河干流河水要脏得多。沙井河上游流经大量工业企业和城中村,许多地方雨污混流直排污水入河,严重影响了水质。

  继续向茅洲河下游走去,茅洲河的污染程度也随着越来越多的支流汇入而加重。在茅洲河沙井北环路段,距离茅洲河入海口只有约4公里的路程。在这里,流经了大量建成片区的河水,越发黑臭。此处河岸的深圳一侧,已经修建起栏杆。据了解,2009年深莞两市合作实施了茅洲河界河段清淤清障工程,对界河段河道进行了清淤清障,将河道5年一遇的防洪能力提高到10年一遇。但是,该项工程主要针对防洪,对水环境的提升十分有限。在附近上班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夏季晴天时,茅洲河的气味更大,有时距离岸边上百米,都可以嗅到河水的臭味。

  过去:

  两岸满是稻田河口盛产渔产

  茅洲河发源于石岩的羊台山北麓,一路曲曲折折延绵31公里,在宝安沙井街道的民主社区汇入到珠江口。茅洲河流域内河流水系呈不对称树枝状分布,共有河流32条,当中一级支流有22条。

  作为深圳市流域面积最大、径流量也是最大的河流,茅洲河可谓深圳人民的“母亲河”。据两岸居民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茅洲河两岸还曾到处是农田,附近居民以农业为生,茅洲河作为灌溉河流,滋润了流域内的大片稻田。

  在入海口处,渔民围海造塘,开展渔业养殖,为辖区居民甚至香港同胞输送了大量新鲜的渔产。2002年以前,宝安水务部门甚至可以抽取茅洲河的水注入石岩水库,再流转到铁岗水库,成为宝安以及南山蛇口等区域居民的生活用水。

  然而,茅洲河的污染问题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逐渐显现,最近几年更是时常被媒体曝光。2013年,茅洲河环境污染问题被省挂牌督办,并先后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曝光,省环保厅和省监察厅连续两年将茅洲河污染整治列为省挂牌督办的10个重点环境问题之一,要求河流水质2015年基本达到Ⅴ类水体标准。2014年7月,省人大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广佛跨界河流、深莞茅洲河、汕揭练江、湛茂小东江污染整治的决议》,对茅洲河治理目标进行调整,要求深莞茅洲河2017年底前基本达到Ⅴ类水质,2020年底前基本达到Ⅳ类水质。

  分析:

  三大问题困扰茅洲河下游

  茅洲河污染问题受到各界关注,整治形势异常紧迫。记者从宝安区环保和水务局了解到,造成茅洲河下游目前污染严重的现状,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污染时间长、治理起步晚。改革开放以来,茅洲河流域内工业化和城镇化显著加快,工业企业遍地开花,辖区内人口快速膨胀,促进了宝安乃至深圳的迅猛发展,也带来污废水排放的持续上升。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内,除松岗街道的茅洲河一级支流罗田水中上游河段水质达四类水外,其余河段水质均劣于Ⅴ类水标准。同时,河道底泥污染严重,河流自净能力丧失,形成恶性循环,水体普遍发黑发臭。茅洲河流域内水环境的综合整治,真正意义上是从2014年初才开始。

  二是先天基础差、后天规划建设不足。基础条件方面,流域内河流无上游水源补充,水环境容量小,“微容量、重负荷”问题突出。流域内感潮河段占总河长约50%;流域内有32.4平方公里地面标高在3米以下,地势低洼加上潮位顶托,河涌的水动力交换能力弱,河水、海水交叉感染。规划建设方面,目前,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每天产生污水约49.6万立方,已建2座污水厂处理规模为30万吨/天,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流域内已建256公里污水管网每天仅能收集18.2万立方污水,应建未建污水管网达1160公里,占流域规划总长1416公里的82%,污水管网缺口严重。更为突出的问题是,排水管网建设投资体制人为割裂,干管、支管、接驳管、社区管由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投资,管网建设与污水处理厂不同步,各类排水管网建设也不同步,缺乏有效衔接,已建管网不成系统,存在大量断头管、错接乱排管,导致已建排水管网无法充分发挥效益。

  三是监管缺位、城市化无序开发加剧水环境恶化。城市管理不到位、餐馆洗车场废水、施工泥浆等偷排现象普遍,对雨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河道造成极大冲击。因多种原因,流域范围内非法养殖较为严重,近期排查出流域内21处、约3万平方米非法养殖,也对茅洲河流域水质造成严重污染。水务设施养护起步晚,流域内河流2014年才实现日常管养全覆盖,市政管网2011年才实行市场化管养,社区管网至今仍未纳入正常管养,并且与城市管理缺乏衔接,垃圾入河、堵塞雨水篦情况普遍。城市开发强度过大、违建抢建严重,河流用地受到挤占。

  未来:

  2017年完成茅洲河界河段治理工程

  2015年12月3日上午,深圳、东莞两市共同启动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这标志着茅洲河全流域水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面打响。而根据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我市将对茅洲河干流中下游段以及18条支流实施综合整治。

  按系统规划与骨干工程兼顾、末端治理与源头延伸并举的思路,治理方案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解决洪涝水出路,通过拓宽河道,系统解决片区河道排洪问题;二是加强低水位控制;三是强化水动力循环,减缓污水滞留现象;四是实现超标准缓冲,结合河道蓝线及规划绿地增设必要的辅助缓冲系统。

  随着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的逐步实施,茅洲河下游的未来面貌也将得到逐步的改善。

  预计到2017年,在已建和拟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基础上继续推进支管网建设;完成茅洲河界河段治理工程,基本完成松岗河、罗田水等18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最大限度截住深圳侧支流入茅洲河旱季漏排污水。2020年前,完成沙井、松岗水质净化厂扩建工程完工。届时,茅洲河下游污染现状将得到明显的改观。

  

深圳市深港联检测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港联检测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宝城留仙一路14号71区雅迅达工业园5楼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0755-86641815
  • 联系邮箱:3018304@qq.com
深圳市深港联检测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港联检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手机版
深圳市深港联检测有限公司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755-86641815

微信咨询
深圳市深港联检测有限公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