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认识茅洲河,是8年前我在深圳特区报社会新闻中心做突发记者的时候。几位热心市民向我们投诉,作为沿岸的老居民,眼看着茅洲河一天比一天黑、一日比一日臭,不仅饱受生活环境之扰,心里更是痛心。
至今,我对那天采访的情景仍记忆犹新:距离茅洲河还很远,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腥臭;走近河边,油墨般的河水滚滚而来,夹杂着各种垃圾和泡沫……
“深圳怎么还有这种河?”8年前我的惊讶,8年间变成了更多人的疑问。每一个深圳市民都在呼唤和热盼像茅洲河这样的黑臭水体能够早日得到治理。
茅洲河作为深莞界河同时也是广东省污染最重的河流之一,面临着诸多的整治难题。雨污混流,错接乱排,潮位倒灌,废水偷排……茅洲河与深莞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称,已成为城市面貌的一道“伤疤”。
尽管整治的困难重重,但百姓对生活环境改善的呼声、城市对绿色发展的追求,都让茅洲河整治再也不能等待。
去年12月3日上午,深圳、东莞两市共同启动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标志着茅洲河全流域水环境整治攻坚战全面打响,也让关心城市发展的人们心底燃起了希望。这既是深莞两市贯彻落实中央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同样也是向省委省政府和两市人民立下的“军令状”。
这份沉甸甸的“军令状”,任务并不轻松:预计2017年底前,茅洲河界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届时茅洲河干流将达百年一遇防洪标准,消除黑臭并基本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
按照整治计划,还有短短不到两年的时光,茅洲河下游污染现状就将得到明显的改观。我们每一个人对两年后那条不同的茅洲河的热情期盼,也将成为参与到茅洲河治理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施工队伍等相关者的压力和动力。
两年后,我们在不同的茅洲河畔,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