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个与市民息息相关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将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解剖麻雀式”的全过程跟踪监督。而备受关注的茅洲河治理是此次监督的重点之一,将全程置身“阳光下”。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公布本年度的政府投资项目跟踪监督工作方案。
茅洲河治理要公布“明细账单”
近年来,茅洲河由于“污黑发臭”,饱受各界诟病。今年1月,号称“史上最严”的茅洲河监管治理方案“出炉”,其中,由宝安区政府实施的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150亿元,年度投资达30亿元。具体包括流域片区内河治理、片区防洪排涝、污水管网等方面的40多项工程。
有代表算了一笔账,茅洲河在宝安境内流域仅10多公里,以年度投资30亿元算,即每公里治理要花两亿多,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我市‘十五’水务发展规划就提及茅洲河治理,现在10多年过去了,哭泣的茅洲河依然流着黑色的泪。这一次,我们一定要盯紧,不能让治河的钱‘打水漂!’”
据悉,项目有无按进度完成,项目经费是否严格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违规挪用资金情况,项目工程质量是否安全合格等都是此次监督的重点。这意味着,茅洲河治理要公布“明细账单”。
五个项目由代表投票选出
政府投资项目是政府部门花钱的“大头”,如何确保这些钱都花在“刀刃”上?每年选择5个政府投资项目作为跟踪监督重点,这是市人大常委会近来的工作亮点,在全国也属创新做法。
今年确定的五个项目,除了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还包括2016年原特区外区域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深圳市第八高级中学、南坪快速路三期工程、深圳市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银叶树湿地园工程。项目涉及城市建设、水务、教育、道路交通等领域,地点均在原特区外,符合我市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的精神。项目总投资额为237亿多元,年度安排7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个项目由代表投票选出,均为投资规模大,代表性较强,社会普遍关心的项目。代表们的监督是全程全方位的,将与市投资审计专业局一起行动,不仅要查看文件、账本,也要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项目监督的情况将形成工作报告,在明年初提交主任会议审议后,转交市政府研究处理。
力促地铁11号线如期完工
“这样‘解剖麻雀’式的全程跟踪监督很有实效,不仅能够规范资金的使用,而且也能力促工程如期完工。”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昨天市人大同时公布的2015年度政府投资项目跟踪监督的工作报告,地铁11号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工程、莲塘口岸工程等项目在强有力的监督推动之下,克服种种困难,改变“滞后”状况,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以地铁11号线工程为例。代表们在监督中发现,由于位于宝安碧头社区的拆迁工作迟迟未能完成,使得工程进度落后于计划。经过代表们的推动,我市多个部门现场办公,采取符合征拆实际情况的合理措施,解决了这个拆迁“老大难”问题。目前,该项工程进展顺利。按照计划,今年6月市民就可以坐着地铁直达机场了。
此外,通过监督,地铁11号线闲置的13亿多元财政资金,也得到了规范。